<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新华日报:​全力以赴,守护生命“最后一道防线”
        发布日期:2023-02-06 13:51:09 浏览次数:

        (新华日报:2023-1-22)

        监护仪的“滴滴”声不绝于耳,医护人员在各个病床间忙碌。护士站前,不时有患者家属打来电话询问病人的情况……1月16日上午9点,记者来到苏州市立医院东区重症医学科(ICU)病房,这里的医护守护着重症及危重症患者的生命安全。当前,苏州已平稳度过新冠病毒感染高峰,各级医疗机构为“保健康、防重症”全力运转。

        “2号床,密切关注氧合、平台压、气道阻力、驱动压,今日予俯卧位通气,改善肺通气、血流情况”“5号床,密切监测器官功能,必要时予行CT等影像学检查”……重症医学科主任刘军带领ICU医师、呼吸治疗师、临床药师等医疗团队成员联合查房,他一边查看监测器了解病人当日的情况,一边让医护人员记录下对应患者的诊疗方案。

        根据最新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新冠病毒潜伏期多为2—4天,重症患者多在发病5—7天后出现。“这一轮新冠病毒感染重症患者的高峰区别于入住普通病房患者的高峰,重症患者发病病程偏晚、治疗周期长、消退时间晚,这些病人往往高龄并伴有如老慢支、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的基础病,对他们的救治特别强调时间窗,是与时间赛跑。”刘军向记者介绍了各床位病人的情况,目前重症患者最突出的是呼吸功能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情况。

        ICU病房是守护患者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这几天,重症病人的数量趋于减少。目前重症医学科的23个病人中,大部分病人在经过诊疗后状态平稳,1名危重症患者的体外膜肺氧合(ECMO)设备也顺利撤掉。尽管工作量是此前的两三倍,但科室目前已度过人手不足、医护人员减员严重的情况,全体医护错时排班,24小时不间断地对患者进行监护,竭尽全力做好医疗救治。

        医护的全力以赴,换来患者的生命健康。“今天有没有痰,能不能咳出来?有没有胸闷气急?睡得怎么样?”“睡得比前两天好些,痰不多,也没有胸闷,非常感谢你们,救了我的命。”在医院内科亚重症病房619床,今年61岁的刘晓慧正通过鼻导管吸氧,说到医护对自己的救治与照顾,她红了眼眶。刘晓慧是一名乳腺癌晚期患者,入院时CT检查显示肺部80%感染,情况严重。经会诊,刘军及其团队为患者制订周密的治疗方案,并及早干预,使用小分子抗病毒药物、高流量氧疗、指导俯卧位通气等手段,经过近两周的救治,患者目前身体各项指标平稳。

        现阶段,苏州全市医疗机构保证急危重症患者“应收尽收”。苏州市立医院也将原来的外科6病区改造成内科“亚重症”病房,用于收治病情比较重的但暂时尚不需进ICU的患者。医院优化流程,加大供氧,配足呼吸机、高流量氧疗仪、心电监护仪等医疗设备,大幅提升重症患者的救治能力。

        受春节期间人员流动等因素影响,医院重症科室未雨绸缪,做好相关的预案和准备,“针对接下来会出现的情况,重症医学科必要时将进一步拓展床位,并加大对医疗设备、医疗药品等的购置力度,在人员分配上尽可能向重症科室倾斜,并对重症患者进行规范化诊疗,尽可能改善危重病患者预后。”刘军说。

         

        关闭
        打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